每个野外台站的背后都有一段不凡的经历,都有一群无私奉献、淳朴可爱的人。目前,我国共有野外台站130多个,它们在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这130多个台站都是祖国版图上的“科学宝石”,而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野外台站则是其中的一个真实缩影和杰出代表。
建站时间:1955年。
地理位置:宁夏自治区中卫县境内。
建站背景:新中国建立初期,为加快西北地区的经济建设,中央政府决定修建包兰铁路。包兰铁路6次穿越总长度为46公里的沙漠,沙坡头段占了16公里,而且此处的沙丘流动性极强,铁路随时有被掩埋的危险。
沙坡头站是在竺可桢、刘慎谔等老一代科学家的直接指导下建成的,李鸣冈出任第一任站长,第一代科研人员大多来自中科院沈阳林业土壤研究所。
50年来,在防沙固沙方面,沙坡头人对生物固沙和工程固沙两种手段进行了持续探索并逐步完善。除了捍卫包兰铁路,作为一个科研定位站,沙坡头站在科学领域的收获和贡献同样是卓著的。
建站时间:1959年。
地理位置:湖南省会通县。
建站背景:杉木林是我国特有的森林物种,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然而经过人工栽培,大约四五十年后便会出现退化现象。通过长期的定位研究,会同站创立了人工林生态学,在国内最早提出杉木人工林立地类型划分原则,揭示了杉木林生产力在不同时空尺度上的演变规律,并率先在国内开展山阔混交林长期定位与对比研究,并筛选出杉木与火力楠以8:2混交的优良经营模式。
建站时间:1961年。
地理位置:云南省东川市绿茂乡。
建站背景:东川站所处的蒋家沟位于金沙江一级支流的小江流域,泥石流资源得天独厚,40余年来,东川站以观测研究时间最长、资料积累丰富而名扬中外。
该站通过长期的观测实验研究,在泥石流观测实验方法与技术,基础资料积累,泥石流发生、流动、堆积机理,预警报技术开发与应用等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创新性成果,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
该站率先建立了暴雨泥石流预报模式,准确率达85{bf},预报提前时间达20~40分钟;开发成功准确率达90{bf}的泥石流地声报警和超声波泥位报警系统,并应用于长江上游地区;对30余条泥石流沟成功实施综合治理;探索出了泥石流防治工程可行性评估的模型实验系统技术与方法,为某泥石流防治工程节约投资达24{bf}。
建站时间:1979年。
地理位置:内蒙古自治区锡林浩特市东南。
建站背景:1979年,内蒙古自治区锡林浩特市召开了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工作会议,提出了建立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开展草原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生产力提高途径的研究。通过1980年到2004年连续24年的观测,内蒙古站多年来在国际生态学研究和争论的热点问题――多样性与稳定性关系的问题上作出了重要结论。这一成果发表在2004年9月的NATURE上,它不仅是对生态学理论的贡献,也将有助于恢复与重建日趋严重退化的草地生态系统。
建站时间:1983年。
地理位置:河南省封丘县。
建站背景:华北平原风沙盐碱等一直是困扰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的严重问题,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就在河南省封丘县建立盐碱土治理试验基地,研究对风沙盐碱的综合治理。
自建站以来,封丘站一直承担着来自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地方政府和部门以及国外基金会等多项科技攻关项目和研究课题,取得了一批重要科技成果,建立了包括气象、土壤、水分、盐分、植物等长期定位监测数据及历史研究数据的数据库,为国家研究该地区农业资源及生态环境演变提供第一手资料。该站目前是中国科学院、国家和联合国部署在黄淮海平原从事农业、资源、生态和环境研究和观测的一个重要野外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