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茶是一个科学名词,指这种茶叶不含污染物质,或即使有少量污染物,但低于我国规定的允许标准,对消费者没有公害,因此,它是一个符合食品安全的茶叶总称。 在无公害茶生产发展过程中,先后出现过绿色食品茶、有机茶和低残留茶等名称,事实上它们都属于无公害茶。
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茶园生态系统为基础,选用抗性品种,实施健身栽培,综合运用各种措施,发挥茶叶自身补偿能力和自然天敌的控害作用,改善茶园生态环境,优先选用生物制剂和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讲究用药策略,改进施药技术,以确保茶叶优质无农药污染。
(一)农业防治
1、品种应适应当地的环境条件,并对当地主要病虫表现出良好抗性,提倡推广健壮合格的无性系良种。
2、茶园种植:推广遮阳网和大棚栽培。向外地引种时,不得将当地尚未发生的危险性病虫随种苗带入。
3、适时采摘:提倡机械化采摘,控制栖居在茶树蓬面上的病虫如假眼小绿叶蝉、叶螨类等及部分芽叶病害。
4、合理修剪:修剪既可培育树冠,又可改变病虫的生存环境,起到良好的防治作用。如合理控制茶树高度,可明显减轻毒蛾类害虫的危害;春茶后进
行树冠改造,可减轻长白蚧、黑刺粉虱的危害;秋末轻修剪可明显压低叶螨类的越冬基数等。
5、茶园翻耕:秋末结合施基肥,进行茶园翻耕,可减轻次年象甲类发生,对在土壤中越冬的鳞翅目害虫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6、及时清园:秋末将茶园根际附近的落叶及表土清理至行间深埋,可有效减轻叶类病害和土壤中越冬害虫的发生。
(二)物理防治
1、灯光诱杀: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在其成虫发生期,田间点灯诱杀,减少田间的发生量。
2、人工捕杀:对发生较轻、危害中心明显及有假死性的害虫,采用人工捕杀、减轻危害。
3、提倡采用机械或人工方法防除茶园杂草。
(三)生物防治
1、保护和利用当地茶园主要有益生物及优势种群。
2、提倡使用生物农药,如阿维菌素、bt、核多角体病毒等。
(四)化学防治
1、加强茶树病虫的测报,及时掌握病虫害的发生动态。
2、按防治指标防治,严格掌握防治适期施药。
3、改进施药技术。提倡低容量喷雾,一般蓬面害虫,实行蓬面扫喷;茶丛中下部害虫,提倡侧位有效低容量喷雾。
4、有限制地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控制使用广谱杀虫剂,减少茶园喷药次数和农药用量。
5、严格执行国家和省上有关规定,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及其混配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