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楠,学名:Phoebe nanmu (Oliv.) Gamble
科名:樟科 Lauraceae
保护等级:Ⅲ
现状:渐危种。滇楠为我国特有种,其木材是优良的建筑、家具等用材。但分布星散,数量少,多年来确伐严重,植株数量迅速减少,有濒于绝灭的危险。
保护措施:因分布分散,就地保护有一定困难,在已建立自然保护区的地方(如云南勐海),应加强对本种的保护抚育工作。建议产地林业部门及有关植物学、园林机构大力采种育苗,引种栽培,推广种植。
常绿乔木,高达30米,胸径可达1.5米;芽鳞密被褐色短柔毛;小枝密被黄褐色短柔毛,后变无毛或有疏生柔毛。叶互生,薄革质,倒卵状宽披针形或长圆状倒披针形,长8-18厘米,宽3.5-6(-10)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上面无毛或仅沿中脉被毛,下面被黄褐色短柔毛,中脉粗,在上面下凹,侧脉每边6-8(-10),弧形,网脉 上下面连成明显的网格状;叶柄长1-2.4厘米,粗壮,被毛。圆锥花序生于新枝下部,被黄色或灰白色柔毛,长6-15厘米;花小,长约3毫米,花被裂片卵圆形或长圆形,两面被柔毛。花期3-5月,果期6- 10月,结实较多,在有适当荫蔽和土壤湿润的条件下,天然繁殖较好。
滇楠分布区的纬度跨度较大,但经度较狭,为南北向的条形,属于我国西部北热带和南亚热带偏干性的气候范围。如云南陇川、勐海产区年平均温17-20℃,极端最高温34-36℃,极端最低温-1-3℃,年降水量约1390毫米以上,旱季多雾露;年平均相对温度在80{bf}以上。土壤多赤红壤,土层深厚,保水性较好,pH值大于5。在季风常绿阔叶林中,滇楠属于1、2层乔木,常与壳斗科、山龙眼科、槭科、杜英科及樟科等植物混生。
分布:仅分布于云南南部新平、景洪、打洛、勐海及西部陇川、瑞丽和西藏东南部墨脱。生于海拔500-1000米,在分布区南缘的盆地边缘山地,由于逆温作
用,局部可分布到1500米的疏傈或密林中。
繁殖方式:用种子繁殖。种子的寿命短,失水后容易丧失发芽力,应采后即播。
经济价值:滇楠为我国著名楠木中的一个种。树干高大挺直、材质优良,为高级建筑装修和家具用材的重要树种。